芯泽芯
销售服务热线

13534090549

芯泽芯

无线音频SOC龙头打开多维成长新空间

2023-05-26

深耕无线音频 SOC 芯片技术多年,公司产品布局优势逐步凸 显。公司自 2016 年设立以来,始终专注于设计研发低功耗、高性 能无线音频 SOC 芯片,主要产品包括 TWS 蓝牙耳机芯片、非 TWS 蓝牙耳机芯片、蓝牙音箱芯片、智能穿戴芯片、无线麦克风 芯片、数字音频芯片等,产品可广泛运用于 TWS 蓝牙耳机、颈挂 式耳机、头戴式耳机、商务单边蓝牙耳机、蓝牙音箱、车载蓝牙 音响、电视音响、智能可穿戴设备、物联网设备等无线互联终端。

公司积极拓展下游各类客户,凭借高性价比的产品优势打造 良好口碑。公司将持续升级现有芯片产品,通过技术的迭代和制 程工艺的提升,不断提升芯片性能、综合性价比优势和市场竞争 力,在巩固现有白牌市场份额和优势的基础上,以“蓝讯讯龙”系列 高端芯片为抓手,进一步向终端品牌客户渗透,逐步形成以“知名 手机品牌+专业音频厂商+电商及互联网公司”为核心终端客户的更 完整的品牌和市场布局,促进公司业务可持续发展。目前公司产 品已进入 TCL、 传音、魅蓝、NOKIA、飞利浦、联想、铁三角、 创维、纽曼、山水、惠威、摩托罗拉、喜马拉 雅、倍思、boAt、 Noise、科大讯飞、夏新、网易、唱吧、QCY、天猫精灵、魔声 Monster、 Sudio 等终端品牌供应体系。

1.2、公司股权结构稳定,技术团队经验丰富

创始技术团队持股比例高,利好公司技术发展。截至 23Q1, 公司前四大股东为董事长黄志强、珠海蓝讯科技、珠海蓝讯管理 和创元世纪,持股比例分别为 26.37%、12.56%、12.56%、 11.3%。其中,珠海蓝讯科技和珠海蓝讯管理为创始技术团队的持 股平台,创始技术团队涵盖所有核心技术人员,在主营业务相关 领域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,利好公司发展。

公司推行股票激励计划,彰显长期成长信心。2023 年授予的 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103.75 万股,约占发布股权激励计划时股本总 额的 0.86%,授予的激励对象总计 119 人,约占公司员工总数的 55.09%。公司业绩考核目标为 23-25 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4/18/23.5亿,年均复合增速高达30%,表明公司对未来业绩增长 充满信心。核心技术人员 IC 设计经验丰富。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均拥有超 过 10 年以上 IC 领域相关工作经历,对音频、蓝牙芯片领域理解 透彻,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。

1.3、业绩迎来改善,研发持续加码

受益于消费降级、品牌下沉效应以及东南亚、印度、非洲等 海外市场需求旺盛,公司 23Q1 业绩改善明显,同比环比均有所提 升。23Q1 公司实现营收 3.07 亿,同比+33.89%,环比+1.18%; 归母净利 0.49 亿,同比+23.05%,环比+117.07 %。公司海外客 户占比 60-70%,受亚马逊渠道调整、下游消费电子需求低迷、上 游成本提高等多重因素影响,22 年业绩有所承压,但 22Q4 以来 需求逐步好转,助力公司率先从周期底部回归。

收入结构来看,公司紧抓下游发展机遇,TWS 耳机营收占比 稳步提升。公司产品主要面向白牌市场,该市场具有客户类型多 样、终端群体广泛、产品需求量大、更新替换周期快,不存在较 长的认证周期和繁琐的流程等特点,伴随 TWS 蓝牙耳机市场近年 来快速发展,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。22 年 TWS 蓝牙耳 机/非 TWS 蓝牙耳机/蓝牙音箱/其 他 芯 片 收 入 占 比 分 别 为 51%/13%/25%/ 11%。 毛利率方面,22 年受到市场宏观环境变化的影响,毛利率承 压,22 年 TWS 蓝牙耳机/非 TWS 蓝牙耳机/蓝牙音箱/其他芯片毛 利率分别为 21%/22%/18%/28%。伴随公司对产品进行升级迭代、 优化性能成本以及新品推出,未来毛利率有望触底回升。

公司注重研发投入,积极打造行业人才高地。23Q1 公司研发 费用同比+126.81%,占营收比重为 9.52%,同比+3.90pct,其主 要因为公司积极扩充研发团队以及产品制程的升级带来的光罩费 用支出的提升。公司将通过自主研发、与知名高校、第三方研究 机构技术合作等途径研究开发 室内精准定位等技术,广泛布局 IoT、 AIoT 领域,抓住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下游新兴市场发展机遇,保 证核心技术人才引进的数量和质量,截至 22 年公司研发人员达 到169 人,同比增长52.25%。

2、白牌TWS需求迎来复苏,海外新兴市场空间依然广阔

2.1、TWS下游库存去化进入尾声,白牌需求有望逐步复苏回暖

TWS 耳机库存去化渐进尾声,需求端逐渐回暖。据 Canalys 数据显示,22Q4 全球 TWS 耳机出货量 7950 万台,同比大幅下滑 23%,首次经历两位数的下跌。22年全年 TWS耳机出货量为 2.88 亿台,同比下滑 2%,我们认为 23 年 TWS 耳机出货量有望逐季回 暖,据 IDC 预计 23 年全球蓝牙耳机市场将小幅回升 5%。

白牌 TWS 耳机出货量份额仍然较高,非手机品牌占据主导。 据 Canalys数据显示,从品牌端看苹果依然维持行业龙头地位,但 是安卓手机品牌的 TWS 耳机份额仍然较小,并且从 22Q4 全球 TWS 耳机出货量来看,100 美元以下的价位段占据了 53.1% 的市 场份额,而 21Q4 比例是 48%,其中以三星、小米、OPPO 为代 表的头部安卓智能手机品牌合计份额仅为 19%。 消费者产品定位更倾向于高性价比。耳机作为标准品,随着 技术成熟,中低阶和中高阶产品差异不断缩小,同时品牌下沉导 致中低阶市场体量增加,消费者选择更加趋于理性,对普通消费 者来说其消费体验差别逐步缩小,因此在产品的购买上可能会更 加倾向于高性价比产品。

主控芯片作为 TWS 耳机核心元件,行业集中度稳步提升,白 牌市场依然被杰理、中科蓝讯两大厂商牢牢掌握。据旭日大数据 测算,20 年 7 月全球前十大 TWS 主控芯片市场份额合计 65%, 而据潮电智库数据统计,22 年全球前十大 TWS 蓝牙主控芯片厂商 市场份额合计达 95%以上,其中除杰理、中科蓝讯、苹果、恒玄 等四家厂商外,其余厂商市占率均低于 10%,出货量份额第 5 名 络达仅为 5%,头部厂商份额稳固。

2.2、海外新兴市场空间依然广阔

伴随以印度为首的亚太地区 TWS 耳机市场稳步增长以及拉丁 美洲、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加入,海外市场需求可期。在疫情修 复的背景下,东南亚、印度、非洲等地区 22Q3 经济优先改善,电 商需求逐步旺盛,并且耳机作为易耗品,换机频率加快提振需求, 据 eMarketer 数据,东南亚、拉丁美洲是 22 年仅有的两个电商销售增幅超过 20%的地区,并且东南亚作为电商增速最快的地区, 23 年零售电商销售额预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达 18.6%,远超全 球电商 8.9%的平均增速,其中菲律宾将以 24.1%的增长率位居全 球第一。

印度TWS 市场主要被本土品牌所占据,中低端白牌耳机占据 市场主要份额。据国际电子商情数据,22 年印度 TWS 耳机市场出 货量同比增长+85%,印度品牌总计达到了80% 的历史最高份额, 并且 TWS 耳机平均售价同比下降20%,其中 22Q4 价格区间在 13~25 美元的产品在总出货量中份额增加了 75%,而价格大于 60 美元的产品仅占了 4%份额,主要由三星、苹果和 JBL 推动。

从印度本土厂商产品布局来看,中低阶市场体量有望继续稳 步提升。据 Counterpoint 数据,龙头企业 boAt 22 年销量同比 +89%,份额最大为 39.7%,受益于多款价格适中的发布以及积极 的促销活动,其 Airdopes 131 连续第二年保持最畅销型号;Noise 销量同比增长 2 倍,份额位居第二为 7.7%,其专注于 VS 系列, 该系列迎合小于 25 美元的价格区间;Boult Audio 销量同比+167%, 份额位居第三为 7.2%,其大部分产品销量主要由价格位于 13-25 美元的产品推动。

2.3、公司拥抱RISC-V架构,追求极致性价比

RISC-V 架构自由度高,授权费成本较低,适应于 AIoT 领域 的应用。IoT 市场的特点是应用的多元化,需要高度定制化的算力, 对处理器性能及软件的生态依赖度较低,采用 RISC-V 内核可让芯 片厂商快速完成低门槛、低成本的芯片设计,并可针对特定应用 场景进行定制化指令设计。目前,小家电、可穿戴设备、摄像头 等是 RISC-V 内核最受欢迎的应用市场,这些领域多采用 MCU+无 线模块的高集成方案,MCU 性能无需太强但要具备特色功能,性 价比高+灵活度更高的 RISC-V 内核竞争优势凸显,性能接近的 MCU 内核其 RISC-V 的授权费用只有 Arm 的 30%-50%左右。

公司采用 RISC-V 架构,掌握自主核心技术优势,并不断优化 产品性能和成本,我们认为公司凭借优秀的产品竞争力有望抢占 更多市场份额。公司自成立即采用RISC-V 指令集架构作为技术开 发路线研发、设计芯片,该指令集工具链完整,可模块化设计, 具有设计简便、开源免费等特点,自主开发出高性能CPU内核和DSP指令,实现了各种音频算法。公司对现有产品进行升级迭 代,针对产品的性能方面、成本方面都做了大幅度的优化:减少 单颗芯片晶圆面积,从而降低芯片单位成本,同时提升用户体验、 产品功耗、信噪比等性能。

3、期待新品“讯龙三代”打开品牌市场,延伸布局AIOT产品矩阵

3.1、新品“讯龙三代”有望向上突破品牌市场,延伸布局AIOT产品矩阵

新品“讯龙三代”有望在一线品牌市场实现客户突破,为公 司发展贡献新增量。2020 年,中科蓝讯推出讯龙一代产品开拓品 牌市场,后续推出的讯龙二代产品在一代的基础上,工艺从 55nm 升级到40nm,对射频性能、内存及算力等均做了升级,2022年公 司研发设计 22nm 工艺制程的讯龙三代系列产品,选择在台积电流 片生产,该产品主要向品牌客户推广,可运用于中高阶耳机、音 箱、智能手表产品,目前正处于客户导入阶段,在性能、价格方 面均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。

公司已募资 16 亿元持续优化公司现有产品并积极完善 AIOT 产品线布局,目前多款产品已完成流片或量产。多功能 TYPEC 音 频处理 SoC 升级芯片工程样片的测试和客户试产验证工作并已实 现量产;“讯龙三代”低功耗智能可穿戴 SoC 芯片进入量产阶段, 正持续进行市场和客户推广工作;高集成低功耗 22nm 工艺蓝牙耳 机 SoC 芯片工程样片、高性能 TWS 蓝牙耳机 SoC 芯片工程样片、 第一代语音控制 SoC 芯片工程样片、第一代蓝牙控制 SoC 芯片工 程样片的设计工作并进入流片阶段;针对智能家居市场新推出的 蓝牙 BLE 芯片近期完成了工程 MPW 流片。以 ChatGPT 为代表的 AIGC 系统是对智能家居交互方式的升级,未来可以应用于以智能 音箱、家庭陪护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智能家居产品,公司有望抓住 AI 时代机遇,迎来新一轮成长。

3.2、借助高端产品打开智能手表新市场

伴随技术持续迭代优化,健康监测功能有望促进智能手表设 备需求增长。传感器、芯片等技术的迭代优化促进智能手表的发 展,传感器承担了采集信号的主要职责,芯片则决定了智能手表 的计算速度、整体功耗。此外,伴随公众对自身健康的愈发重视, 不少品牌和大厂更新智能手表,加入监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重 要健康参数,有望促进运动健康类智能手表市场需求不断上升。 智能手表的红利正在吸引各终端厂商加速布局。随着底层硬 件创新逐步成熟和应用场景不断丰富,智能手表使用群体和出货 规模不断扩大,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,供给端的多元化有助于智能手表渗透率的稳步提升。

全球智能手表未来趋势有望向品牌化发展。潮电智库数据, 22 年智能手表全年出货量 2.28 亿台,同比增长 9%,预计 23 年出 货量达 2.6 亿,同比增长 14%。竞争格局,全球 Top 10 中品牌智 能手表共占市场份额达到 70%以上,22 年全球智能手表市场上苹 果依旧一家独大,份额占比 21%,华为、三星和 Noise 市场份额 分别为 10%、8%和 7%,三家合计为 25%,其他智能手表所占有 的市场份额不到三成。

公司积极布局智能手表优质赛道,目前“讯龙三代”高端穿 戴手表系列芯片已经实现量产,品牌客户端突破未来可期。以 BT8958B 系列产品为例,不同于传统双芯结构(外围器件特别多, 整体成本非常高,功耗及蓝牙连接稳定性无法保证),其内置了 PMU、Flash、RAM 以及丰富的外设等模块,精简外围并提高了 成品良率,缩减了体积,便携性以及功能稳定性得到了大幅提高。 BT8958B 作为一颗双模蓝牙芯片,既可以通过智能手表来拨打电 话,还可以通过蓝牙播放手机音乐,在智能手表上,为了实现高清通话和播放动听的歌曲,芯片还配置了高性能DAC 和ADC,同 时可支持通话降噪算法。我们认为公司智能手表系列芯片产品未 来有望凭借产业的顺风和优异的产品性能为业绩贡献新增量。

4、盈利预测

1)TWS 耳机。我们认为公司老产品持续迭代,继续提升性价比,在中低端市场 份额有望继续增长,高达 20%+,并且参考印度等新兴市场需求高 增,公司海外客户占比 60%-70%以及考虑到新品“讯龙三代”的推 出,后续有望进击一线品牌市场,我们预计 TWS 耳机 23-25 年收入 增速分别为 25%、31%、26%,毛利率为 22%、24%、26%。 2)非 TWS 耳机。我们认为相较于非 TWS 耳机,TWS 耳机的便携性、集成性更优,未 来伴随 TWS 耳机的技术升级和性能优化,非 TWS 的份额会被挤压, 整体增速放缓,预计 23-25 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31%、14%、11%,毛 利率分别为 22%、21%、20%。

3)蓝牙音箱芯片。考虑到公司加大对智能蓝牙音频项目的研发投入以及智能家居市 场的布局,伴随新品逐渐导入,规模效应逐步凸显,未来产品收 入以及毛利率有望持续稳步提升,预计 23-25 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28%、22%、23%,毛利率分别为 20%、21%、22%。 4)其他芯片。公司积极布局智能手表优质赛道,目前“讯龙三代”高端穿戴手 表系列芯片已经实现量产,未来有望积极贡献收入,毛利率稳步 提升,我们预计 23-25 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97%、46%、51%,毛利率 分别为 22%、24%、26%。 5)营收与毛利率总体预测。我们预计 23-25 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 14.5/18.6/23.9 亿 元,同比+34%/+29%/+28%。我们综合预计 23-25 年公司的毛利率将 分别达到 22%/23%/25%。